
辽沈战役结束后配资炒股网站平台,东北地区的十几个独立师被重新编组为12个纵队。每个主力纵队下辖四个师,这种编制与西野、中野、华野的情况有所不同。在这些纵队中,许多原本在二线的师长被调往一线,也有少数一线的将领被调到二线,王兆相就是其中之一。 王兆相原本是第6纵队第18师的师长。虽然18师不是第6纵队的主力部队,甚至在纵队中排在最末,但相较于独立师,仍然算是主力部队。野战纵队下辖的各个师,通常战斗力较强,承担重要任务,往往是主攻部队的一部分。独立师则不同,它们主要负责区域性作战,更多的是辅助性质的部队。在1947年三战四平战役后,18师进入休整阶段。当时,由于纵队指挥部没有给18师优先补充兵员,反而先补充其他部队,这让王兆相产生了不满。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,他最终决定离开18师,转任地方军区的军分区司令。地方军区的主要任务是扩编地方武装、支援前线、征集粮草等,基本没有太多作战任务。作为一个主力师的师长,他转到地方工作,也算是顺应了当时的形势。抗战后期,主力部队逐步地方化,王兆相担任过军分区司令,积累了一定的经验。没想到,经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,随着冬季攻势的结束,上级决定组建新的二线兵团,要求地方部队成立独立师。
展开剩余56%很多人可能会疑惑,13师的新任师长是谁?上级决定将10纵28师的副师长张万春调任13师师长。部队南下时,由张万春和陈德政委共同负责领导。王兆相没想到,自己从主力部队调到二线,之后又被调到三线部队。但他仍然渴望和部队一同进入关内参与作战。经过向东北军区参谋长请示,得到上级批准,他于1949年2月初再次回到独立13师(此时已经改编为162师)。有些人可能会不理解,既然王兆相回去当师长,那张万春怎么办?事实上,张万春已经调到45军(8纵)133师担任师长。原133师师长吴烈,在抗战时期一直负责中央警卫任务。抗战胜利后,吴烈曾经执行过秘密任务,后来编入冀热辽军区,担任过旅长、师长,参与过多个大规模战役。 在天津战役后,北平迎来了和平解放,需要加强中央警卫工作,因此吴烈被抽调负责卫戍区工作。当133师师长一职空缺时,张万春接替了吴烈的位置。由于吴烈的调动,张万春也随之离开,162师的师长职位空缺,王兆相因此回到了前线。若不是吴烈的调动,张万春可能不会离开,王兆相也可能会继续留在后方。王兆相回到162师后,平津战役结束,主力部队准备南下中南,162师被留下承担警卫任务,而49军则已经开始南下。直到6月,162师才接到命令,南下并归建,参与湖南的衡宝战役。部队进入湖南后,这半年时间基本上没有参与过战斗。 湖南解放后,162师继续地方化,并兼任衡阳军分区,王兆相担任军分区司令,负责地方稳定和剿匪工作。作为一支地方部队,162师最终回归地方。与其类似,其他从东北主力部队编入的12个独立师,在南下中南时配资炒股网站平台,几乎都进行了地方化。1950年底,王兆相被调往南京军事学院学习,毕业后他又转到后勤学院和工程兵部工作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